生猪产业该怎样康健生长?养殖户怎样躲避危害、重修信心,真正走出“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周期颠簸“怪圈”?前不久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一些养殖场(户)和江西省农牧部门的有关专家,细听他们的酸甜苦辣、分析和建言。 今年以来,生猪代价连续走低,江西省生猪养殖户亏损的多,赢利的少。在高成本压力的制约下,一些农民和养殖户认为,养猪“无利可图”,收益不稳,正在思量怎样尽快“调头转行”。生猪生产面临的倒霉场合场面,对稳固和生长畜牧业、办理“三农”问题可谓是一个“直面打击”和“严厉挑衅”。 市场定价权让肉价更坚挺猪肉代价周期性涨跌,不光让消耗者以为不风俗,更让养殖户和策划户以为肉价走势难以捉摸。 养了10多年猪的南昌金牧农业生长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贤跃对生猪市场依然看不明确。这位年豢养母猪2000多头、年出栏三元杂交肉猪2万多头的老板叹息:“年前的毛猪代价每千克另有10多元,现在连10元都没有了。一头猪要亏100多元。养猪就像炒股,那起伏不定的代价宛如是股市K线图一样捉摸不定,我着实是看不懂,赢利和亏本完全靠运气。代价再不止跌,我就要卖母猪了。” “许多人以为养猪很容易,其实养猪比办一样平常工业企业还要难,是个高危害行业。”不少养殖户都有这样的感想。 实际上,猪肉代价的涨涨跌跌只是现在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从某种程度上讲,肉价之以是云云脆弱,每每陷入涨跌“怪圈”,与养猪业的同质化竞争有很大干系。 江西省畜牧*医局有关人士分析说,江西省大多数养殖场(户)养殖的生猪品种、风致大同小异,只能根据局部地区短时间的供求干系和代价摆设生产,没有市场定价权,这就难免陷入“生猪卖难-代价下跌-宰杀母猪-生猪淘汰-提供短缺-代价上涨-养殖增长-生猪卖难”的怪圈。 突围从何起步?江西银河杜仲公司走出了一条告成之路。在江西农大、湖南农大专家、教授的引导下,该公司颠末多年研发,作育出“格林**”猪肉(绿色肉的英文谐音)。经农业部肉及肉制品检测中间检测,“格林**”猪肉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紧张指标都远低于国家尺度,17种氨基酸含量比平凡猪肉高20%,经中国绿色食品生长中间考核,被认定为天下**猪绿色食品A级产品。“格林**”猪肉投放市场以来,在上海每千克卖价高达44元仍供不应求。有关人士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要是全省年均豢养1000万头“格林**”生猪,将比豢养平凡生猪增长50亿元产值。 “格林**”猪肉无疑给我们带来不少开辟:市场生猪提供多了,天然代价就跌;同质化的生猪多了,就没有市场定价权。养猪要有奔头,就得养更优质、更康健的猪,掌握了市场定价权,生猪生产才气走出3年周期颠簸“怪圈”。 拧紧好处链,躲避养殖危害也有养猪户在这次跌价潮中未受到影响。芦溪县银河镇邓家田村农民龙启满介绍,今年以来,他养猪赚了10多万元。 龙启满这个半路出家的养猪户,2009年参加了邓家生猪养殖专业相助社。龙启满说:“参加相助社,养猪就变得省心、省力了,交部门押金,相助社认真统一提供子猪、饲料、技能和防疫,相助社定了*低收购价,包管养殖户每头猪有100多元的利润。” 龙启满所说的便是“公司+相助社+基地+养殖户”模式。邓家相助社认真人说,多年来,养殖场(户)面临高利润时蜂拥而进,面临亏损时,一起退出。多年来,由于不具范围的散养户缺乏预见性,在猪价**时一窝蜂地参加到养猪行列,直接结果便是供过于求,猪肉代价降落。而一旦猪肉代价降落,许多养殖户开始亏钱,于是就很快缩小养殖范围或直接割肉离场,从而导致新一轮的供不应求和猪肉代价上涨。 资金肯定是逐利的。因此,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无利可图时一哄而散,作育了猪肉代价陷入周期涨跌的“怪圈”。江西省畜牧*医局局长黄峰岩认为,让猪肉代价走出“怪圈”的途径之一,便是走“公司+相助社+基地+养殖户”之路。相助社议决疏散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关键,实现分工分业。在整个体系中,养殖户就像生产车间,只要根据生产技能和流程来养猪,躲避了投资与养殖危害,变化了已往疏散的小范围、互不讨论的粗放型生产策划状态,养猪就能稳赚。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一些地方虽然推行了“公司+相助社+基地+养殖户”模式,但好处链松散。当猪价高时,公司就冒死收购生猪;而当猪价下跌时,就不收。许多养猪户号令,龙头企业在与农民结成好处共同体中,应创建危害基金,订定收购掩护价,进一步拧紧“公司+相助社+基地+养殖户”新型好处链。紧张的是,各地要着眼于充实发挥龙头企业在推广尺度生产、生态养殖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养殖户进一步提**猪尺度化养殖水平,这样才气使生猪生产走出难以走出的周期颠簸“怪圈”。 “吃干榨尽”,提拔生猪附加值在起起伏伏的生猪市场里打滚了多年的徐平淡算是看明确了:“养猪要想赚大钱,非得建屠宰场、加工厂,将生猪‘吃干榨尽’,延伸产业链,提拔猪肉附加值。” 徐平淡是江西绿丰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搞好生猪深加工,就能走出养猪“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3年周期。因为猪肉可加工成冷鲜肉、火腿肠、肉制品等多种产品,产品既保鲜,又增值,企业就不必担心生猪代价下跌了。 资料表现,生猪屠宰后支解成五花肉、排骨等,比统装肉增值25%~125%,猪肉广博加工成肉制品后可增值60%~80%。 显而易见,将生猪“吃干榨尽”,就能实现养殖场(户)养猪有红利、猪肉议决加工增值的“双赢”。以江西博莱集团为例,2009年,该集团投资1.12亿元兴建了年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的生产线,形成了年产10万吨冷鲜肉及肉制品的生产本领,当年新增**收入5.12亿元,实现利税8000万元。在今年生猪和猪肉代价下跌的风潮中,该集团联盟的1000户养猪户都稳妥当当赚到了钱。 从现阶段看,江西省生猪屠宰加工生长滞后。现在,全省兴建了南昌国鸿、新余润合、九江博莱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和吉安思倍得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4条范围化生猪屠宰加工线。别的,正邦集团100万头、天津宝迪200万头、泰和和泰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及江苏雨润集团分别在东乡县、龙南县配置的60万头和1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正在筹划和配置中。客岁,江西省生猪屠宰加工本领达700万头,同比增长150万头。客观地说,这一屠宰加工本领与江西省年生猪出栏量相比还远远不够。 “要将生猪‘吃干榨尽’,要害是政府和有关方面要加大搀扶力度。”江西银河杜仲公司董事长张平旦直言,为提高“格林**”猪肉附加值,该公司拟新建30万头屠宰加工厂,因企业缺乏资金,项目迟迟不能动工。他认为,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搀扶的同时,要从企业用地、财政补贴、资金嘉奖、贷款贴息等多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金融机构应恰当放宽包管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限期,还可以采取政府出台产业政策,并资助企业优先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等要领,加快将生猪“吃干榨尽”的进程,尽快推动生猪生产走出周期颠簸“怪圈”,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确保市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