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品质打造品牌
阿康创始人张剑斌和张庆父子对于机械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国内*早一批实现生产线自动化的坚果生产商。张剑斌先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钻研,亲自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坚果食品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进料、清洗、烘烤等一系列齐全的生产线。张总甚至自己画好图纸,请厂家帮忙按照图纸进行生产。临安是中国小核桃的**产地,因此很早就形成了坚果生产的产业集群,遍布大大小小几百家坚果生产厂商。自动化的生产线给阿康的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阿康的坚果质量和生产能力在周围的同类厂商中脱颖而出,在国内高端核桃中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虽然在核桃生产上已经使用了机械设备代替大部分人工,但在质量控制方面,阿康曾经还是只能依靠人工浮选的方法。这种方法准确性欠佳,经常有好的核桃夹在坏的里面,造成好产品的浪费,还有很多有品质瑕疵的产品夹在好的里面,影响*终成品的品质和客户满意度。用更加精确、稳定的方法确保坚果的品质和品质稳定性,成为阿康急需解决的问题。寻觅中,在美国和中国,两次遇见陶朗
2015年,张剑斌去美国参观坚果生产企业,看到美国的同行使用陶朗的自动化分选设备,能够高效地剔除坚果中的杂质,摆脱了人工分选的不确定性,确保了坚果品质的稳定。回国后,张剑斌在国内多方寻找类似的解决方案。(图: 美国同行的核桃加工产线)在2016年的合肥坚果炒货展上,他惊喜地看到了**参展的陶朗,并与陶朗沟通了他在品质把控上的难点和诉求:阿康主要面向中国消费者提供带壳核桃,在收购带壳原料时,无法精确分辨来料中核桃内部果仁的品质,对后续成品的品质造成了影响。陶朗的光学分选技术在国外很多国家,被客户广泛用于剔除杂质和瑕疵品;但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国外的坚果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去壳的坚果,而国内消费者则喜欢购买带壳坚果。因此陶朗之前在国外主要针对核桃仁进行品质分选和把控,但对于带壳核桃进行无损的内部品质检测,经验有限。基于在光学分选技术的数十年经验和对于坚果加工产业的了解,陶朗中国团队认为,能够通过技术调整,帮助阿康解决带壳核桃内部品质的问题。
阿康与陶朗,共同开启探索之旅
于是,阿康的张剑斌父子二人亲自带了几百斤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核桃,从临安来到厦门,在陶朗厦门的测试中心里,共同开展了初步的分选效果测试。在X光分选设备分选后,陶朗的售前支持工程师与两位客户一起,把核桃一粒一粒敲开,检验设备的分选效果。人工检验的结果表明,陶朗设备分选完的产品可达到国内主流电商坚果品牌的*高品质要求。此外,测试中的设备产能达到了3吨/小时,相当于完成了6-8个手工分选工人的工作量,并且分选精度和出成率远远高于人工,能够实现品质、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和人工成本的降低。张剑斌在回忆在陶朗测试中心亲眼见证到的分选效果时,开心地说:“这个结果让我很满意,如果自动化的分选设备可以稳定保证测试中达到的品质,那么我们再也不需要为品质问题而苦恼了。我一直认为,使用设备,不但能避免人工分选的不确定性,还会让我们的生产和管理更加高效。”基于令人满意的分选效果,张总在现场即与陶朗达成了合作意向,订购了厦门的样机。随后,阿康的工厂安装了整个临安地区**台自动化的光学分选设备。
(图: 陶朗工程师对设备进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