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白酒行业近几年崛起的新秀,“洋河速度”成为业内广为传播的佳话。洋河股份4月20日发布的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营收59.6亿,净利润22.1亿,同比增长89%。公司预计1-6月净利润同比增长50%-70%。面对火箭般的增长速度,洋河股份也曾坦言:由于原酒产能不足,公司的“天之蓝”、“梦之蓝”等产品曾一度出现脱销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洋河股份外购基酒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在2009年年报中,占据洋河股份预付账款**名的,竟然是五粮液。据宜宾酒业人士透露,洋河在高县采购散酒超4万吨/年,宜宾、泸州等其他地区也有供应。另据酒业人士称,宜宾地区基酒价格在2万-2.5万/吨,主要被洋河用于生产**产品,经过勾兑、包装后可卖到数百元/瓶。洋河回应从来没有从外部买过散酒4月25日下午三点半,贴有“洋河酒厂通行证”的车牌“苏N7221挂”的运输车开进了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郊外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包装物流中心。该车运输单标明是“散酒”,来自宜宾高县的刘振华等三个供货商,总重超4吨。多位酒业人士称,不仅是高县,宜宾和泸州其他地区的小酒厂也为洋河股份提供大量的散酒。在高县,洋河酒厂采购散酒总量超过了4万吨。其中,宜宾地区的酒主要被洋河用于生产**产品,经过勾兑、酒瓶包装后可以卖到数百元/瓶。对于此情况,中国经济网记者与洋河股份董市长秘书丛学年取得了联系,丛学年回应:“我们从来没有从外部买过散酒,但确实在我们过往的经营过程中购买过少量基酒,用于低端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他强调,散酒和基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散酒是指经过勾兑工艺后形成的待灌装的半成品酒,而基酒是指从酿酒生产线下来未经过任何勾兑的原酒。文章中提及贴有“洋河酒厂通行证”的车牌“苏N7221挂” 的运输车开进了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郊外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包装物流中心。丛学年称,这其实是一个误会。贴有“洋河酒厂通行证”的车牌“苏N7221挂”确实是洋河公司个人用车,但这个车只是把公司自己的原酒从原酒基地运送到包装物流中心,属于公司内部运输。丛学年介绍,洋河近年发展迅速,但在原酒生产上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形成了与发展相配套的原酒生产基地。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洋河原酒产能可达20多万吨/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