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令开闸,食用油暗涨在限价令到期后,食用油企业终于走上按捺已久的提价之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11日走访了北京海淀区的多家超市,发现有的超市中鲁花花生油5升装的每桶由106元调到118.9元,涨幅在5%—10%。海淀区某超市销售员向本报记者表示,“暂时还没有收到来自商家的调价通知,因为随桶赠送葵花油,所以对销量影响不大。”据悉,厦门市有的超市已经接到来自鲁花、多力等企业的调价通知,上涨幅度约为5%。但是,鲁花集团否认提价。“鲁花没有涨价,更没有像一些媒体所说向超市下发书面涨价通知,到现在为止,我们部门没有得到鲁花总部要求提价的信息,也没有一点要涨价的迹象。”鲁花集团宣传部徐女士11日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对于有的媒体对捆绑销售就是变相涨价的质疑,徐女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现阶段是捆绑销售,而并非提价。事实上,捆绑销售的价格和花生油加上葵花油的价格是大体一致的,只是一次要买两种食用油而已。”徐女士同时表示,“由于花生油销售比较快,为了保障以后花生油的销售,所以花生油和葵花油一起捆绑销售,另一方面,葵花油也很好吃,捆绑销售也可以推广葵花油。”“如今限价令已经到期,食用油企业涨价乃是必然。而鲁花、多力不属于2010年11月发改委约谈的4家企业之一,所以鲁花率先暗涨自在预料之中。”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丽娜12日向本报记者表示。食用油企业或将集体跟涨除了限价令到期,花生、豆油的价格高企也是食用油上涨的直接诱因,陈丽娜表示,“2011年上半年生花生的价格高企,5月份生花生的价格涨得厉害,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10%。”据了解,目前毛豆加工企业每吨亏损高达上千元,进口毛豆油价格每吨约10500元,精炼成本每吨300元左右,而目前受限价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精炼豆油的价格每吨不足10000元。针对2011年上半年生花生等价格高企的现象,徐女士表示,“2010年,花生上市时的价格在每吨8400元左右,目前用于榨油的花生价格涨到每吨1万元以上,上涨了15%—20%,我们通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制作工艺等方法来内部消化成本压力。”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此次是限价令后的补涨。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4家企业召开座谈会,要求4家企业的小包装食用油在今年3月底前必须保证油价平稳、供应充足。到了4月份,倍感原料成本压力的金龙鱼、福临门等又收到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建议,希望6月底前再次暂缓提价。“可能是因为鲁花没有在4家限价令企业的名单中,所以涨价的压力相对要小一点。”陈丽娜表示。有知情人士表示,一些食用油企业其实也在观望之中,由于来自成本的压力,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等4家企业其实都很想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