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饼干”明年将从市场上消失。记者昨日获悉,卡夫对达能饼干业务的并购整合**本完成,此前直接以“达能”为品牌的饼干,将在明年初改换门庭变身“卡夫”品牌饼干,达能标志也将取消;而闲趣、甜趣等原达能旗下的子品牌将继续保留。据称,拥有奥利奥、太平等中**品牌的卡夫食品将占据中国饼干市场超过20%以上份额,成为中国饼干市场的老大。达能饼干品牌将被卡夫取代卡夫食品日前宣布,正式完成对达能集团全球饼干业务的收购。“达能和卡夫的分销团队已被整合到一起,达能饼干旗下的3家工厂目前已经被卡夫全盘接收,并作了相关产量调整。这意味着卡夫对达能饼干业务的整合基本完成。”昨天,卡夫中国公共事务经理李玲平透露。有消息称,卡夫此次收购达能饼干业务,涉及资金高达53亿欧元。卡夫高层介绍,达能饼干业务的加盟,将使卡夫国际业务成为公司全球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贡献者。该收购包括LU、闲趣和王子等品牌,以及遍及2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32个工厂在内的业务经营机构和资产。除了工厂方面已调整外,卡夫此次整合达能饼干,*直接的表现即是达能饼干品牌将被卡夫取代。李玲平明确表示,目前带有卡夫和达能两种标志的产品,在明年初*终会全部过渡到卡夫标志,卡夫已经着手标志取代的工作。不过,卡夫此次的“同化”行动只针对“达能”饼干,而对于达能旗下的其他饼干品牌并不涉及。据北京媒体报道,卡夫中国称,闲趣、甜趣等不是直接以“达能”命名的达能旗下子品牌将予保留,此次的标志取代工作,只是针对达能牛奶、达能苏打等一系列直接以“达能”品牌命名的饼干。卡夫食品表示,借收购之利,卡夫明年在全球的营业额有望大幅攀升。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拟增长一倍,同时还将进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个新市场,并积极拓展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未来饼干业务将占卡夫总收入的20%,成为该公司*大的业务品类。部分产品将被淘汰“产品标识‘卡夫化’,是否意味着产品风格、定位也将有所变化?”昨天下午,在位于庆春路某大卖场的饼干柜台前,一位正在选购饼干的林小姐向记者表达了疑惑。对此,卡夫中国予以了否定。据卡夫中国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卡夫与达能饼干各自的定位、产品配方等都没有变动,将继续以卡夫、达能自身的产品风格吸引各自的消费群体。对于业界传闻的卡夫将淘汰达能部分品牌的说法,卡夫高层也明确表示否认。据媒体报道,李玲平表示,收编达能后,卡夫将会对旗下部分销售规模很小的产品进行逐步淘汰,而不是淘汰部分品牌。卡夫方面近日还对于经济危机下的裁员问题作出回应,表明中国地区并无裁员计划。这似乎也与卡夫今年以来的良好业绩密切相关。据卡夫第三季度财报,过去3个月,卡夫食品的营收增长了19%,从去年同期的88亿美元增至105亿美元。卡夫中国亦曾表示,中国是卡夫食品发展*好的国家之一,市场销售暂未受经济危机影响。本土饼干业或受外资冲击据悉,卡夫兼并达能后,其在中国饼干市场的份额将超过20%,成为中国饼干市场的**巨头。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的品牌饼干在销售量上大于外资品牌,但由于卡夫和达能定位更高端,从销售额来看,卡夫和达能位列市场前茅。据某零售市场调查报告称,国内饼干市场销售额的排列,依次是卡夫、达能、康师傅,此次达能饼干退出市场后,康师傅夹心饼干销售额将居中国市场**位。调查报告分析,国内大部分饼干企业以中低档为主,未进入国内饼干行业的**梯队。李玲平表示,并购后的卡夫饼干将仍然以中高端市场为主要目标端。有分析人士指出,卡夫与达能的合并,将对国内饼干企业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品牌饼干企业很可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更加艰难,甚至被收购。资本的故事得悠着点魏英杰虽然卡夫食品在海外传来裁员消息,但这似乎不影响它加快对达能饼干业务的整合步伐。据称,明年起直接以“达能”为品牌的饼干,将正式变身为“卡夫”品牌。这意味着,始于一年前的涉及资金达53亿欧元的两大食品巨头的并购案,至此已经接近终点。不知道,处于今日的卡夫是否感到些许后悔。我想不太可能。卡夫和达能之间的竞争,并非一两年间的事情。卡夫等到这样的机会,也许已经太久太久。高手出招,岂会率尔为之?何况,数据表明金融风暴对卡夫的影响并不大,刚拿出来的第三季度财报依旧很漂亮——过去3个月,卡夫食品的营收增长了19%。也因如此,卡夫方面信誓旦旦,表示在中国地区并无裁员计划。更重要的一点,卡夫和达能(饼干业务)实现并购,乃双方优势整合的结果。你要说双赢,也未尝不可。对于达能来说,虽然饼干部门几年前开始为达能盈利,但贡献殊少;达能希望通过转让饼干业务,集中发展和强化更具市场**地位的鲜乳制品和饮料两大类产品。而对于卡夫,达能业务的加盟,将使饼干业务成为其在全球*大的业务品类及营收重要贡献者。只说在中国,通过这番动作,卡夫便一跃成为中国饼干市场的老大。所以,表面看起来这是一场资本的运作,实际上和各自主业及长远目标相关。53亿欧元不是随便丢进水里,更不是为了把达能的品牌抓到手里把玩、然后抛弃的。对于这点,国内那些所谓的行业巨头,不知道是否有所感悟?似乎从几年前开始,“资本运作”便在国内很热很烫手。随便碰到个小老板,大多热衷于谈资本,而不是公司的具体业务发展。似乎资本能抵达的地方,就能够听到一片山呼万岁。与此相关联的热门词汇,就是扩张、扩张、再扩张,似乎只要把关联厂家、生产基地并购下来,庞大的企业帝国指日可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拿*近发生的乳业大动荡为例,****怎么跑到牛奶里头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那些乳业公司跑得太快了。为了占领市场,不问青红皂白拼命地并购、扩张,*终原材料供应、质量监督、内部管理全部跟不上趟。说实话,在这种行业状况下,今天不发生****事件,明天肯定也得出点别的事情。资本的故事看上去很动人,玩起来很潇洒,可资本的笑脸背后暗藏着一把刀啊——不小心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看着那些企业巨头玩资本,咱们别跟着眼红心热,悠着点吧,特别是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