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遭工商总局立案;曾占超八成市场份额昨日,工商总局宣布,已对利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予以立案,目前正组织20多个省市工商机关进行相关调查。利乐公司昨日回应称,已接到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提供利乐公司在华业务的相关信息,公司将给予全力配合。目前,公司无进一步信息可透露。利乐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六成利乐公司是国际知名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1972年,利乐公司进入中国,乳业巨头蒙牛和光明是其常年合作客户。对于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立案调查,利乐公司昨日并没有作出太多回应,仅称将全力配合。对此,广东省知名乳业王丁棉表示,目前来看,利乐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确实证据倒是没有,但根据多名业内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利乐进入中国20多年来,的确在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且2005年之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即使后来有其他竞争品牌进入这一市场,利乐在现在的市场份额也占到了60%。“目前无菌包装整个市场容量在1100亿包左右,其中利乐占600亿包,康美占100亿包,国产品牌占350亿—400亿包。”利乐被指曾靠低价拉拢乳业巨头王丁棉表示,在利乐占据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中,蒙牛等乳业巨头就是其“培养”起来的利乐包使用量超过百亿包的“大户”。王丁棉称,利乐之所以能稳稳抓住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巨头,使其选择利乐的无菌包装,主要是因为在设备上产线和包材的供应价格上,利乐都比其他无菌包装品牌优惠很多。“据我所知,利乐以比其他品牌便宜10%—15%的低价策略,以及生产设备先使用后付钱等方式,成功拉拢了蒙牛等乳业巨头客户,令它们在一年里使用的利乐包数量皆超过百亿包。”资料显示,2009年按销量计算,估计利乐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9.7%,约占中国市场份额70.2%。业内人士表示,直至目前,利乐也仍牢牢占据着无菌包装领域**的位置,对于其他无菌包装品牌也通过某些策略而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该人士透露,在市场额上占据优势地位的利乐,一旦采用一些技术壁垒、推出一些兼容性极低的灌装生产设备时,势必将影响其他无菌包装的包材销售。如果利乐采取降价等价格竞争措施,就会影响其他无菌包装的“定价优势”;而利乐如果利用专利权之优势提出侵权诉讼,也将影响其他无菌包装的海外业务拓展。记者获悉,有其他品牌的无菌包装已经被利乐在德国指控侵犯其一项无菌包装材料的专利。而且,部分无菌包装生产公司还认为,随着其在欧洲及其他区域的业务扩张,日后与利乐关于专利方面的诉讼可能会更多。在全球共有39家销售公司,42家包装材料和封盖厂以及8家灌装机和加工设备组装厂。2012年,利乐共生产了1732亿件包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773亿公升的液态食品产品,全年净销售收入约111.55亿欧元。目前在中国拥有1900多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