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啤酒行业效益下滑 百威雪津为何逆势上涨?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啤酒行业效益下滑 百威雪津为何逆势上涨?

   发布日期:2022-01-31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551
核心提示: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压力加大、效益不断下滑。这是不少啤酒企业正面临的困境。 作为福建啤酒行业龙头老大的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情况如何? 近日,记者在莆田采访雪津,看到的却是一番逆势增长与**扩张的景象。 一季
    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压力加大、效益不断下滑。这是不少啤酒企业正面临的困境。
    作为福建啤酒行业龙头老大的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情况如何?
    近日,记者在莆田采访雪津,看到的却是一番逆势增长与**扩张的景象。
    一季度,百威英博雪津公司产销量39.7万吨,同比下降2.9%;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达14.7亿元;纳税同比增长12.8%,超3.2亿元。
    与此同时,在莆田兴化湾南岸的百威英博雪津啤酒迁建项目现场热火朝天,自去年底项目开建以来,每天都有几百个工人奋战在工地。项目总投资22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单体*大、全球技术**的***啤酒工厂。产能方面,一期完工后就能达到年产150万吨,超过现在的140万吨;二期完成后,年产可达240万吨,是目前的1.7倍以上。
    可以说,面对压力,雪津正在发力逆袭。这是为什么?底气和底牌是什么?于是,有了以下“三问”。
    一问:销量减少为何收入反增?
    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是莆田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布局范围只有福建、江西两省的雪津品牌,年销售量排全国第6位;在福建、江西两省区域内,雪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5%、60%。
    然而,近年啤酒消费市场日渐萎缩。据统计,仅在KTV、酒吧等夜间消费场所的销售量,雪津就下降30%,加上沿海一些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作为啤酒消费主力人群之一的蓝领工人们内迁,雪津啤酒原有的消费人群总量下降。
    “只有把产品调整作为开拓市场发动机,才能以优品优价赢得市场。”公司总裁何建平说,销售收入之所以上涨,主要是因为低端的雪津品牌产量减少,而高端的百威、贝克等品牌产销量上升。
    百威品牌生产、销售的增长曲线*有代表性。被称为“啤酒**”的百威,销售价格是雪津品牌的2倍多,产品利润率较高。2011年,百威啤酒顺利在莆田落地生产,并且以优异的口感在全球33个国家的生产基地评比中荣获**名。因此,百威英博雪津公司获得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更多百威啤酒的机会。去年,公司产销啤酒140万吨,其中雪津品牌保持90万吨,百威、贝克等品牌增长到50万吨。
    “优化产品结构,既是对市场需求的策略调整,也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何建平说。
    二问:产能过剩为何还迁建扩产?
    产能过剩,是啤酒行业的共识,民族品牌、国际品牌、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已在福建、江西牢牢占据市场头把交椅的雪津啤酒,为何还要逆势扩建呢?
    雪津对建新厂、扩产能并非没顾虑。除了啤酒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外,对人员的安置就很不容易。搬迁后,新厂区将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产率将从每小时7.2万罐大增到每小时16万罐。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用工将因此减少上百人,如何安置也成了问题。
    但是,若固守现状,企业和产业没法升级,竞争力无法提高,日子可能更不好过。
    雪津选择迁建扩产,将产业升级作为增强竞争力的发动机,以创新创出新天地。
    “搬迁的过程,也是产品供给结构改革的机会。”何建平说,由于雪津啤酒在福建、江西两省的市场份额已很高,很难再有上升空间,所以将在新厂区重点布局百威、贝克、科罗娜等高端啤酒的生产能力,这些品牌面向的是全球市场,只要品质**,就能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抢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雪津啤酒搬新厂、出新品的思路,与当前年轻群体对高品质啤酒的消费需求十分吻合,未来随着消费升级,高端啤酒将成为新的增长发动机。而雪津公司在新厂区已开始提前布局——打造一个超过6000平方米的啤酒休闲广场,引进全球200多个品牌的啤酒,让新兴消费群体在这里领略不同风味的啤酒文化,努力建设一个全省标杆级的工业旅游项目。
    三问:龙头企业如何带动园区?
    在莆田大力推进的产业发展“336工程”中,食品加工业是着力培育的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年产值达50亿元的龙头,百威英博雪津公司被寄予厚望。
    “百威英博雪津啤酒迁建项目是莆田食品加工千亿支柱产业的龙头项目。”莆田市委书记周联清说,围绕该项目,莆田还规划雪津食品产业园,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国内**的食品饮料企业,建设产业链配套项目,打造食品产业集聚区。

    这座食品工业园区规划占地4000亩,将集聚产品包装、麦芽原料、商标制作以及第三方劳务公司等一整条产业链。目前,随着雪津啤酒迁建工程的开建,配套企业的项目也纷纷上马。去年,央企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包装专门在莆田注册成立福建中粮制罐有限公司,在雪津食品产业园拿地115亩,建设两条两片罐生产线,主要用于啤酒、碳酸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的包装,一期投资3亿元,预计**条生产线在12月底之前就能投产。此外,在行业内**的嘉美集团旗下福建冠盖金属包装有限公司,也准备在园区建设啤酒、饮料包装生产线,并且把原计划在外地投资的项目带回莆田。
    “这些配套企业提供的供给服务,除了雪津啤酒公司外,还有王老吉、六个核桃等知名饮料企业。今后,随着园区产业链配套水平越来越成熟,也能形成优势,进一步吸引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落地。”何建平说,通过食品加工企业和配套服务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是可以实现的,而雪津啤酒因为新厂智能化改造需安置的员工,也一定能在园区轻松得到新的就业岗位。
    雪津逆袭,其实是发力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一篇大文章。
 
关键词: 啤酒 雪津 莆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