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您是不是已经认出它来了? 它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那种干粮,它和麦子可不一样,麦子是主粮,它是杂粮,麦子算细粮,它算粗粮,麦子归夏粮,它归秋粮,麦子讲条件,它可不讲条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它一样能长得很好,而且它的名字您肯定很少听说,在我搓之前,它叫糜子,现在我搓完之后,它就叫黄米了。 解 说:糜子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糜子耐旱,比如说它只要有黄墒,所谓黄墒就是说把地翻转以后,抓一把土壤,感到有一点潮湿,就可以长苗,但是其它作物是长不了的。耐瘠薄就是如果在瘠薄的土壤上,就是说土壤肥力相当差的土壤上,都可以生长,都可以有较理想的收成。但是说,如果种其它作物的话,就没有任何收成。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前梁村农民董二厚:旱的前提下,和其它农作物相比,糜子的抗旱性比较强,比其它农作物产量高一点。
记 者:和麦子相比,糜子对生长环境没那么讲究,但是对光照时间的反应特别敏感,如果光照时间充足的话,每天能够达到14个小时以上,您看看,它的生长就会特别旺盛,相反,它就会长得不好,穗也会小,那么,在府谷县它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我们府谷光照,年日照时间2890小时,光照长,糜子积累的干物质多,它灌浆成熟的生育时间就拉长了。一般在秋季,在府谷,天高气爽,阳光充沛,利于糜子的光合作用,利于产量提高。
解 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是糜子的优势生产区之一,2009年,府谷县糜子的种植面积16万亩。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今年,农业部和科技部对府谷县的糜子进行检测,1440亩糜子平均亩产301.9公斤,20亩科技攻关田平均亩产401.9公斤,创了全国糜子高产纪录。16万亩糜子平均亩产都在250公斤以上。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培林:2009年全县的产量是1万多吨,在粮播面积里能占1/3。 记 者:糜子有一个本领:本来是一粒种子长出一株苗,当水分充足的时候,它的根部就会长出许多侧枝,这样一个“独生子女”就变成了一帮“兄弟姐妹”,这种现象就叫做分*,但是您看这分蘖出来的侧枝上,它的穗要比主秆上的会少,这样产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了,所以现在当地的农民一般是采用密植的方式来减少糜子的分蘖,这样产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我们府谷的糜子1亩基本苗达到3.5~4万株,密度大了以后,主穗**它的分蘖生长,它这个分蘖吸收水分毕竟弱一些,这样才能有好的收成。
解 说:每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就是府谷糜子收获的时候。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前梁村农民董忠厚:这个糜子长势非常好,因为成熟早,成熟早产量也高。我这个糜子亩产*低在700斤以上, 糜子的卖价,在正常情况下,1斤可以卖1元钱,7000多斤就是7000多元钱,成本大约在每亩地200多元钱,脱了皮以后,变成黄米,可以卖到3元钱1斤。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培林:全县有15万农民,糜子这项收入给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元钱。记者张苑:收完的糜子就用这样一辆农用三轮车拉着碾子在上面来回碾动,您看,车子碾过以后,这上面就只剩下一些空穗了,而糜子呢,您看,就被碾落在下面了。
记 者:糜子在去壳之前,有白色、黑色、红色和**四种颜色,但是在去壳之后呢就全部是这种**。 解 说:根据检测,不管是哪种颜色的糜子,它们脱皮变成黄米后,主要的营养成分含量都比较突出。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岳永平:黄米主要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达17.9%,是大米的2倍多,氨基酸的含量均超过小麦、大米、玉米的3倍多,特别是膳食纤维是大米的6倍多,维生素含量超过大米的4倍多。
解 说:正因为如此,黄米尽管适口性较差,但是依然受到了消费者的喜欢。
采访经营者:我们这里黄米有三种包装,这是礼品盒装的,还有普通袋装的,还有真空袋装的,价位平均都是5元钱1斤,礼品盒这种卖得*好。1个月可以卖这种礼品盒1000盒左右。采访消费者:因为黄米比较有营养价值,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吃着这些***的绿色食品,放心。它熬粥也可以吃,和糯米包粽子也可以吃,和普通大米蒸着米饭吃,它特别好吃。
解 说:在这儿,记者就给您推荐一种味道不错的黄米炸糕的做法。您取适量的黄米面先加水把它和湿好。然后再均匀地把它放在篦子上拿去蒸3~5分钟。蒸熟的黄米面取出来后,把它卷在抹上植物油的塑料薄膜上,用擀面杖进行揉搓。这时候,您就可以把揉搓好的黄米面包上自己喜欢吃的豆沙、红枣、纳豆之类的食物,然后放到滚油中炸上两三分钟,一道很受人喜欢的炸糕就新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