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鱼一般都是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进行养殖,而成都又开始高山养殖冷水鱼。 在崇州市鸡冠山乡海拔1000多米的琉璃村一个农家小院里,几桌成都来的食客兴致十分高涨,连点了好几道冷水鱼。如今,这个僻静的高山村庄大打原生态高山冷水鱼招牌,名气越叫越响,逐渐成了许多游客必选的旅行地。 高山冷水鱼 游客直说巴适 “这是成都海拔*高的冷水鱼了,这里环境清幽,食品也全是原生态的!”正和一群朋友品尝美食的成都游客张先生兴冲冲地告诉记者,而在一旁忙乎的老板廖文强也是脸上乐开了花。 在这个清幽的三合院的院门外几十米开外,便是一个开敞式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一股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入水口流进来,池子里,鱼儿正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据村民们介绍,这股泉水就是从村头的一处岩缝里流出来的天然水,水质清澈、环保、无污染,水温常年保持在5℃-14℃,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 “在这里吃冷水鱼,你可以亲眼看到这股天然清冽的泉水,看到鱼儿生长的这个环境,全是原生态的,吃着放心,巴适!”游客们告诉记者。 依托旅游资源 大打旅游招牌 “这个冷水鱼养殖,是在地震之后才恢复的。”老板廖文强告诉记者,“5·12”大地震让鸡冠山乡百废待兴,在党委、政府的**推动下,鸡冠山乡发动了抢建受损农房、基础设施,恢复产业的艰苦战役。 今年,当地的几家养殖大户着手筹划恢复冷水鱼养殖,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修复破损的鱼池,引水,重新购买鱼苗,再次将冷水鱼这个产业恢复起来。 现在,依托高山冷水鱼原生态的招牌,除当地几家农家乐在养殖冷水鱼外,还引进了成都的一家公司在琉璃村投资,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全流水式精养池4000平方米,年产优质冷水鱼200吨,除满足当地和周边中**农家乐所需外,还与青岛新联公司签订了协议,出口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