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秋消费市场上涨声不断,尤其是中秋典型消费品更是充当了涨价先锋,年年都拿中秋节“说事儿”,似乎成了厂商们心照不宣的涨价借口。
“近一周来,已按照厂家的通知,调高三个一线品牌桶装豆油的售价。”昨日,铁东某超市的粮油采销部主管说,近几天桶装豆油涨声密集,除了已经调完价的几个一线品牌,下周二三线品牌桶装豆油也将涨价,“五升装豆油一桶涨一块五到两块吧。” 据了解,散装豆油也是涨价大军中的一员。某粮油店老板介绍,上周一级散装大豆油的平均批发价还是8000元/吨,今天已经涨到了8080元/吨,“相当于每公斤约上涨一毛左右,估计随着中秋节的到来,这个价格还有可能波动。” 中秋节前食品市场也不平静。半个月前,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几个**白酒批发价普涨,均比7月上涨20元—25元。随后,记者又从我市几家大型超市了解到,红酒礼盒、白酒礼盒也已高调亮相,知情人士称,表面上说是促销装,可是现在的售价依然要比销售淡季时还要高一些。同时,于近期“涨高”身价的还有米、面等民生食品。 “白酒涨完豆油涨,商家咋都跟商量好了似的?”不少消费者纷纷感叹,中秋节前的食品涨潮整齐得有点“蹊跷”。到超市逛一圈,发现豆油、白酒等产品上的红色促销标签变少了,可走亲访友还必须得买,算下来现在买中秋消费品要比上个月多花几十块钱呢。几位粮油供应商也表示,豆油此番涨价属于季节性上涨,一般到了中秋前热销产品价格都会冲高。而有业内人士此前还透露,部分白酒的经销商,在上月底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控货,一旦厂家提价,这样的提前囤货行为势必将加剧涨价强度。 解析 有人为操纵因素 当问及涨价的理由,原料减产、市场需求猛增造成“僧多粥少”是多数厂商的回答。但知情人士透露,中秋节前的涨价绝非完全因“天灾”,还存在人为操纵的可能,因为农产品、酒类在度过了艰难的酷暑淡季后,需要良好的销售业绩来充实元气,随之而至的中秋节自然成了厂家“捞钱”的机会,“比如夏天卖一桶油的利润率是4%到8%,中秋前的利润率普遍能达到10%到15%左右,而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进行大宗团购还是普通消费者购买,面对涨价也多会慷慨解囊,因此厂商不会放过中秋提价谋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