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 将于十二月二日至五日举行,活动内容包括客家文艺展览、客家美食之炆猪肉大赛及一连串传统音乐表演;其中五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广东汉剧、紫花金朝戏及江西赣南客家採茶调,亦会在文化节**日在北角新光戏院上演。 以客家菜宴请传媒 筹委会昨日在沙田曾大屋村村公所宴请传媒公布活动详情,由客家人概念厨坊设计菜单,大家吃了一顿丰富的客家菜,当中有客家盐焗鸡、镬气碌爆三杯鸭、鸳鸯扣肉、客家黄酒鸡、七彩黄豆爆龙凤、甜酸咸菜炒爽肚、苦尽甘来(炆酿苦瓜)及凤杂粉丝虾米上汤浸娃菜,配以传统客家饮料黄酒及甜品三味茶果。席上会方安排大埔县广东汉乐会乐队演奏《挑帘》及《出水莲》两曲,接住有「客家妹形象大使」**邱芳思、亚军曾燕娜、季军涂谷英合唱山歌《我是客家妹》,之后由**邱芳思独唱:《家乡有条风雨桥》。 筹委会主席何志平表示,**在本港举办客家节的源起,乃因**十三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将于广东河源同期举行,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代表将云集河源,香港作为客家代表的一支,客家文化节可以说是「世客会」的延续。 林村展示客家美食 负责客家美食组的新界乡议局议员林禄荣表示,炆猪肉是客家人着名菜式,也是近年再度兴起的客家家常菜。客家族群多居山区,故有「重山珍、轻海味」之说。炆猪肉大赛为客家文化节目亮点之一,香港六家食肆将于大埔林村许愿树广场较劲,争夺「炆猪肉王宝座」,公众还可在场品尝其他客家美食。
泥塑再现客家风情 何志平说,香港回归祖国十三年,香港的本土文化究竟从何说起?他说今时今日,全港超过二百万客家人,你随便问身边的人,很可能便是客家人,他自己便是客家人,他笑言从母亲身上领悟到客家妇女刻苦勤俭的特质。其实客家元素在香港足迹处处,如荃湾三栋屋、沙田曾大屋和柴湾罗屋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在十八世纪初,铜锣湾天后庙便由原籍广东客家的戴氏家族兴建。不少名人也是客家人,原来香港国宝级学者饶宗颐也是客家人呢。 身兼筹委会成员及香港梅州联会会长余鹏春,在记者会上先用客家话「你系咪客家人呀?」向大家问好,他介绍今次客家文化节活动之亮点,包括上文提及的五项客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在文化节闭幕当天在新光戏院展示;另有青年雕塑家刘沅声,以洗练活泼手法,糅合传统民间泥塑技艺,创作出一批充满客家风情的雕塑,再现客家人文面貌,如作品《点眼》,是一名男子头部触及女子的乳房,按以前客家人习俗,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他们以为用女子的奶点眼,可以杀菌消毒。着名艺术家刘斯奋亦展出其书画作品;客家学者丘立才及冯秀珍亦会在客家论坛中,向公众介绍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