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品牌饮料涨价,垄断市场抬价是否该惩罚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品牌饮料涨价,垄断市场抬价是否该惩罚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939
核心提示:*近不少消费者发现,很多饮料改变了包装,变得更好看,但量却减少了。调查发现,几大品牌饮料企业近段时间相继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包装,容量有所减少,但价格并未降低。  今年3月份,有消息传出,占据八成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宝洁、纳爱
 *近不少消费者发现,很多饮料改变了包装,变得更好看,但量却减少了。调查发现,几大品牌饮料企业近段时间相继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包装,容量有所减少,但价格并未降低。  今年3月份,有消息传出,占据八成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宝洁、纳爱斯、立白拟对洗涤类日化用品全线提价,涨幅为5%-15%。该消息引起不小的反响,随后发改委约谈了相关企业,“明涨”告一段落,但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部分饮料企业却悄悄进行涨价。  相关企业否认“减量不减价”的做法是变相涨价行为,但都承认生产成本上升是企业改变产品包装的因素之一。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经理王雷表示,包装的更换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下决定的,环保低碳理念、消费者饮用习惯、生产成本的上涨等都是原因。百事可乐方面给出的解释则是为了顺应饮料行业包装的流行趋势。  “饮料瓶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油,油价上涨,还有糖也涨价,成本因素肯定是换包装的原因之一。”康师傅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把饮料归为一种年轻、时尚的产品,为了保证康师傅的饮料能带给消费者这种时尚的感觉,经常会对饮料的包装、瓶型进行变更。  该负责人说:“今年2月,对康师傅每日C果汁产品进行了包装和瓶型的更新,开发新瓶型需要投入额外成本,新品推广也需不少费用,因此并不存在变相涨价的问题。”  即便如此,社会公众的感受却更多倾向于饮料变相涨价。不少市民表示,几乎不会去看食品的包装规格,对“暗涨”的感觉很不好。“差了一点也掂量不出来。”  “减量不减价”是否合法?价格上涨压力如何面对?广东中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子孺说,饮料属于完全市场定价的产品,当前的调查并未显示企业之间有联合涨价协议,或者滥用垄断地位抬高价格,因此大都只能认定是正常的企业涨价行为,饮料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油和糖,现在这二者都在涨价,这就为企业涨价提供了理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认为,饮料“减量不减价”打了一个“擦边球”,利用普通消费者容易忽略饮料容量变化的习惯,让消费者在误以为没有涨价的前提下,购买了该饮料,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嫌疑。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日前发出倡议,要求企业应首先从精细化管理、分析成本构成要素入手,降低原辅料消耗、包装物料消耗及能耗,优化产品组合,降低成本、抵消部分涨价因素;在确定成本与价格关系时,要兼顾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上下游企业利益及企业的承受力,科学合理地为产品定价,适当让利于消费者,尽量避免饮料价格的大起大落,不盲目跟风涨价,不囤积居奇,保持市场的平稳。
 
关键词: 饮料 企业 消费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