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招商网 11月18日消息:据了解,在福建市场上,仅以超市为例,茶饮料的销售占比一般会比碳酸饮料更大些。期间,不少厂家推出了多口味的时尚茶饮料,但能够经受市场考验并成为茶饮料主销产品的多为绿茶、红茶等传统口味茶。但目前市面上的茶饮料和茶原叶冲泡出来的茶水并不一样,喝茶饮料并不一定能喝出健康。
茶饮料不纯 茶多酚难见
昨日,笔者走访福州几个大超市,饮料货架上看到"万紫千红"的茶饮料,有红茶、绿茶、冰红茶、冰绿茶、水果茶、柠檬茶等等,仅大洋百货楼下的屈臣氏柜台上就有出售不少于20种的茶饮料。但笔者惊奇发现,大部分茶饮料的组成成分是水、白砂糖(或蜂蜜)、红茶粉(或绿茶叶、绿茶坯)、食盐、食用香精等,有个别款茶饮料的配料表里甚至都看不到茶的影子。
根据2008年公布的茶饮料国家标准,茶汤饮料中,绿茶类茶多酚要达到500mg/kg,乌龙茶要达到400mg/kg,其他茶类要达到300mg/kg;果味及奶味茶饮料要达到200mg/kg;碳酸类茶饮料,茶多酚要达到100mg/kg.
按照国标,笔者对比了十几款茶饮料发现,只有一款茶饮料标注了茶多酚的含量,另一款只标注了儿茶素含量(俗称茶单宁),其余的茶饮料,包括一些**企业旗下产品都没有在饮料瓶身标注茶多酚的含量。
冲着健康来 未必能如愿
在售价方面,茶饮料普遍比一般的碳酸饮料要贵0.5元/瓶左右,一般售价在2.5元左右。万嘉便利店某收银员告诉笔者:"成年人买茶饮料的比较多,其中女性占更大比例。"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的谢女士也说:"以前喝饮料是冲着口味去的,现在年纪大一些就会更在意健康,买茶饮料也是觉得它对健康会比较有利。"
但笔者翻阅了一些茶叶研究报告发现,茶叶具有的降低胆固醇、利尿、**等保健功效主要源于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及其他营养物质。然而,冲着健康概念面市的茶饮料却难见茶多酚的影子。这意味着,消费者无法获知所买的饮料含有多少茶多酚,也无法得知饮料的"茶味"有多少是通过添加剂调出来的。因此,消费者想从茶饮料中喝出健康也并非一定能如愿。
对此,福建**医院肖姓医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茶饮料时*好能留心查看一下产品的配料、营养成分和生产日期。饮用过多含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的饮料,对健康无疑是不利的。想要获得茶的保健功效,*有效、*直接的办法就是泡茶喝。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买一个"飘逸杯",冲、泡、喝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