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牛奶质量问题频出 监管应负全责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牛奶质量问题频出 监管应负全责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173
核心提示:9月8日,上海多位市民发现收到的光明瓶装鲜牛奶变质有异味,上海市质监局进厂调查。当日下午,光明乳业回应,该事件已全部处理完毕,共收到投诉952起。光明乳业称,初步分析原因是该批次产品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部分产品发生
9月8日,上海多位市民发现收到的光明瓶装鲜牛奶变质有异味,上海市质监局进厂调查。当日下午,光明乳业回应,该事件已全部处理完毕,共收到投诉952起。光明乳业称,初步分析原因是该批次产品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部分产品发生酸败。8日发生的事情,质监局便介入调查,不能说监管反应不快。但是,时至今日,并无确切的处理意见。相反,光明乳业的回应是不是代表监管部门的意见?“全部处理完毕”是什么样的处理?显然,这并不能令所有的消费者满意。首先,光明牛奶变质产品既然被媒体曝光,理应当成一次食品安全事件来对待,如何发生的、如何查处的、如何汲取教训的,都是监管部门与商家该给消费者的答案。透过光明的反应,不难看出企业意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危机**策略,替代产品召回的只是消费者个体的投诉,简单以退货、经营设施管理不达标和运营管理懈怠卸担子。不知道这样的食品安全违规成本,能让光明乳业长多大的记性,避免类似的问题不再发生?然而,这样的问题并不在于消费者答应不答应,至今消费者**缺少**,**起来跟拿着烧火棍打仗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光明乳业的**,不能指望像武汉肯德基一样,砸巨资自惩式**。关键在于监管答应不答应。遗憾的是,质监部门“责成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善后工作,并提醒市民发现问题牛奶请停止食用”之类回应,闪烁其辞,原则性的表述并无实质的作用。不否认现行的法规对于此类事件的惩处缺少强有力的手段,但并不意味着监管就不能理直气壮,不代表态度不能强硬。显然,面对光明牛奶的问题,监管部门显得不够“光明”和“正大”,没有态度,没有主动回应,这不免让消费者有坐错板凳的失望。 
 
关键词: 光明 乳业 消费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