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食品法规>>法律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办法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办法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495
核心提示:**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报,防御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保护农作物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报,防御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保护农作物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指按照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规范,调查田间农作物有害生物基数、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结合农作物生长环境、有害生物记载资料、气象预报对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未来发生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农作物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或流行,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或者导致农产品大批量损坏变质的病、虫、草、鼠等生物。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推广,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支持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    第七条  对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具体承担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并向本行政区域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和**预报。    第九条  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健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网点;    (二)指导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业务工作,确定、培训、考核专职预测预报人员;    (三)制定本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目录,并制定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规范;    (四)掌握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报;    (五)收集、积累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资料,并建立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档案和数据库。    第十条  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主要职责是:    (一)调查本行政区域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准确、及时发布预报或警报,指导农民开展农作物有害生物**;    (二)确定农作物有害生物田间观测点,并核查各观测点上报的资料,保证观测和预报的准确性;    (三)及时、准确向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报送有关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资料,并接受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  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必要的档案室、计算机室、有害生物鉴定室、化验室,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种植区设置虫情测报灯、诱蛾器、性诱剂等诱测工具。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建立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测报档案,测报资料应当分类整理,按照一病、一虫建立档案。档案应设专人管理,做到测报数据、资料的系统、完整,分类准确,归档及时,查找方便。    第十二条  县(市、区)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相互反馈网络,掌握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汇总、上报对有害生物调查、观测的数据,由自治区、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长期预报;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及时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中、短期预报,对突发性的有害生物应当及时发出警报,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正。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准确率进行评定,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水平和能力。    第十四条  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网设立在宁夏的区域性测报站,应当在完成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完成本自治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    第十五条  气象部门应当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密切合作,按照气象资料共享、共用的原则,共同做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无偿提供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所需的资料。    第十六条  新闻媒介单位应当支持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无偿播发、刊载和传递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的适时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信息。    新闻媒介单位不得发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外其他组织或个人提供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信息。    第十七条  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网络和监测设施的建设规划。    第十八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用的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技术标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损毁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仪器、捕虫诱虫装置、病菌孢子捕捉装置、专用供电设施及田间观测标记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设施。因建设需要,必须迁移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设施的,应当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迁建费用由项目建设单位承担。    **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下列妨碍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的活动:    (一)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设施附近500米范围内修建**性或临时性设施;    (二)在监测诱虫灯附近500米范围内设置照明光源;    (三)以各种借口干扰、阻碍测报人员下田调查有害生物。    **十一条  干扰、阻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测报人员实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的,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予以处罚。    **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轻重,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预报的;    (二)伪造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报结果的;    (三)新闻媒体擅自播发、刊载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    (四)在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设施附近500米范围内修建**性或临时性设施,或在诱虫灯附近500米范围内设置照明光源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或毁坏农作物有害生物观测设施的;    因前款所列(一)、(二)、(三)项行为,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测报人员因玩忽职守,造成常规性有害生物预报或重大迁飞性、流行性有害生物预报服务失误或虚报、瞒报、漏报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灾情或疫情,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由其主管部门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