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食品法规>>法律法规>>自制饮料危害大但屡*不绝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自制饮料危害大但屡*不绝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301
核心提示:从2010年5月1日起,卫生部门发布的两部餐饮新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据悉:如餐饮经营者使用潲水油、地沟油以及擅自滥用添加剂,违规生产自制茶饮料、果汁饮料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

        从2010年5月1日起,卫生部门发布的两部餐饮新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据悉:如餐饮经营者使用潲水油、地沟油以及擅自滥用添加剂,违规生产自制茶饮料、果汁饮料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等行为,*高可处罚10万元。  自制饮料危害大但屡*不绝  长期以来,餐饮场所“花生液态奶里只有几粒花生;一个苹果可以榨4扎果汁饮料,其色香味全靠各种添加剂勾兑”的现象,虽屡遭媒体曝光和有关部门的查处,但始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随着卫生部门即将正式实施的餐饮新规,这些只为追求利润,利用添加剂粗制滥造各种所谓鲜榨饮料的餐饮场所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  据四川省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协会此前  调查:在不少餐厅、火锅店,打着“天然”、“健康”、“营养”旗号的自制鲜榨饮料一扎要卖到30元,甚至更高。但是,为了可观的利润和控制成本,这些餐饮场所都是用极少量的鲜榨原料或浓缩粉通过稀释和添加剂调配、制成所谓的“鲜榨饮料”,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这一现象在餐饮场所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中、低档餐厅、火锅店尤其突出。  据了解:在成都一些食品批发市场,制作果汁、花生奶等饮料的各种食品添加剂随处可以买到。但细看配料,则令人吃惊。例如:在一桶制作橙汁的添加剂外包装上,其配料为:白糖、香精、食用胶、诱惑红、柠檬黄、酸味剂、柠檬酸钠、已二稀酸柚钾等,但就是没有一个“橙”字。而制作花生奶的配料里也完全没有“花生”。据调查:一包(桶)重约5斤的添加剂售价十多元,但却可以制作出50斤-60斤各种“鲜榨饮料”。  “这些靠餐饮店小工操作,完全没有任何技术指标,使用各种添加剂量自制的饮料,不但没有任何营养可言,而且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四川省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协会投诉部主任吉礼如是说。  新规实施重拳维护餐饮食品安全  据了解:经过春节期间媒体的曝光和有关部门的查处,不少餐饮场所的自制饮料已经开始销声匿迹,转而向顾客提供有“QS”认证的正规饮品。但现在仍有一些利益熏心的经营者为了高额利润,还在悄悄向消费者极力推荐他们所谓的各种“鲜榨饮料”。但随着新规的实施,这类行为将被重罚。  2010年5月1日卫生部门正式实施的两部新规对利用回收食品作原料加工食品、滥用添加剂或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制作加工食品(饮料)等行为,将依照2009年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进行严厉处罚。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主管部门将没收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所得及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工具等;此外,没收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的,并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没收货值金额超过1万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新规还规定,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法人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 饮料 添加剂 餐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