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五粮液发布2016年年报。公告显示,五粮液2016年实现营收245.44亿,同比增长13.32%;净利润67.85亿,同比增长9.86%,这一成绩对于五粮液来讲创下2013年来的新高,虽然放在行业来讲却看起来并不高,但似乎隐藏着五粮液发展的诸多信息。看2016:四个季度业绩微妙变化预示压力依然?将五粮液2016年四份业绩报告一并来看,五粮液2016年业绩增长之外显示了“压力”。记者统计五粮液年内四份业绩报告发现,营收、净利润在稳步增长的时候,增长率却呈现逐步下滑的态势,显示一季度延续了2015年春节行情的五粮液,在2016年后三个季度却没有保持高增长态势。这一点从市场层面来看,虽然五粮液核心单品普五的价格一直保持高企的态势,但市场的信心并无茅台酒那般强势,普五年初的价格高位并未得到持续的上涨,而是在不断巩固基础的基础上略有波动,而伴随着五粮液对价格体系、市场政策的调整,对于五粮液核心产品的销售量确实有所影响,同时考虑到五粮液进行市场供求平衡的调控,后三份业绩报的“波动”也应属于合理范围,这一点从半年报、三季度报、年报的营业成本、销售和管理费用保持高位增长可见一斑。五粮液2016年年报显示,年内营业成本73.14亿元,较上年66.72亿元增长9.63%,销售费用46.95亿元,较上年35.68亿元增长31.57%,五粮液称分别系受营业收入增加、加大市场投入及营业收入增加影响所致。虽然2016年四份业绩报告显示五粮液在加大市场投入,但具体到每个季度,呈现了利好变化。记者统计五粮液2015年、2016年四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的情况发现,**、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以及在**季度营收出现微弱下滑的同时,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或预示五粮液“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市场形势正在建立。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季度正是五粮液多项系列政策真正起效的时间,例如3月52度新品五粮液(普五)出厂价由每瓶659元/瓶升至679元/瓶,虽然种种政策调整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季度业绩的增长,但在第三季度得到了业绩消化,同时在8月虽然再次将普五出厂价再上调60元/瓶至739元/瓶,但三季度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率。7年间:业绩变化预示五粮液增长要加速?五粮液2016年业绩释放的**个信息或是五粮液正在步入2013年行业调整以来的快速增长通道。记者统计五粮液自2010年以来7年的业绩报告发现,在2010-2012年五粮液的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超过30%的增长,其中2012年净利润增长甚至超过60%。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本轮白酒行业调整始于2012年,但对酒类企业的直接影响却出现在2013年,因此五粮液在2012年的高增长并不能视为逆行业调整的高增长,而是黄金十年的惯性增长。从五粮液2013-2016年业绩增长来看:2013年、2014年五粮液营收、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并且下滑幅度逐年提高。2015年,五粮液作为一线名酒迎来恢复性增长,业绩下滑态势*终随着行业弱复苏和分化而终结。当年营收、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但增长幅度并不高,只有个位数,均不超过6%。2016年五粮液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幅度较2015年均有大幅提升,预示着五粮液的业绩正步入快速增长通道。五粮液作为高端白酒品牌,市场的信心将影响其核心产品的市场价格、供求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如果当期市场信心良好,那么业绩增长幅度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同时借由出厂价、批发价的提高,企业吨酒利润将被带动同步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净利润的增长率的涨跌幅度都要高于同期营收的变动。这一点从2011-2015年五粮液的营收和净利润变动可见一斑。2011年-2012年,市场的高企让五粮液的利润率不断提高,净利润增长都超过了营收增长,而到了2013年-2014年,在加大投入推动市场动销以及市场对于五粮液的观望态势的影响之下,五粮液净利润的下滑超过了营收下滑。转眼到了一线白酒转暖的2015年,五粮液净利润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营收,但到了2016年却明显低于营收增长幅度。比洋河:五粮液“老二”优势呈现不对称态势对于五粮液来讲,“前有强敌(茅台),后有追兵(洋河)”的现状已经持续多年,但身居“老二”的优势却正在呈现不对称态势。五粮液短期内已经几无能力超越茅台,反而是“坐三看二”的洋河股份更具有竞争看点。记者统计了五粮液、洋河股份2011年-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情况发现:五粮液与洋河股份在营收、净利润的差值自2012年以来,**止跌回升,分别扩大到了73.51亿、9.72亿。然而,2016年的五粮液对比股份在营收、净利润差值的回升,并不代表五粮液完全逆转的态势。计算净利润率(净利润/营收)来看,6年来,除了在2012年五粮液净利润率高于洋河之外,其他5年均低于洋河,而且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此前,记者曾**报道,根据五粮液和洋河股份2016年第三季度,洋河股份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已经“短暂”超越五粮液,洋河以三季度营收44.73亿、净利润14.15亿,超过五粮液三季度营收44.44亿、净利润12.15亿。实际上,据媒体此前计算,以五粮液、洋河股份2015年业绩公告推算,五粮液在营业收入、总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经营性现金流、扣非利润、生产人数、白酒收入及毛利率、现金等数据的**值明显保持对洋河股份的优势,但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营销人员人数等方面却低于洋河股份。综合目前两家企业的发展来看,五粮液依然保持对洋河股份的大部分优势,但洋河股份通过不断地创新、高效管理与营销团队提升,在诸多方面正在向五粮液靠近,甚至超越。即使从白酒企业视为生命线的核心大单品价格与市场格局来看:梦之蓝也在五粮液的挺价中,利用M3、M6抢量,同时推出的手工班则紧盯飞天茅台,超越普五。与2016年业绩公告同时发布的17份公告中,还有一份重要公告就是《宣布提名李曙光为公司董事候选人》,无论是对于新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还是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来讲,当下的五粮液正处于一个“新常态、新状态”之中,如何带好五粮液的未来,值得关注。2016,五粮液还有哪些数据值得一看?营收和净利润显然不能代表企业发展的全部,那么五粮液2016年还有哪些数据和工作值得一看呢?公告显示,五粮液2016年: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97亿元,较2015年66.91亿元增长74.81%,显示了五粮液核心产品销量以及经销商良好的信心。2、期末预售款余额为62.98亿元,较期初19.9亿元,增幅达到216%,与2012年数字接近。3、酒类产品销售量14.87万吨,较2015年13.74万吨增长8.25%,五粮液解释称中低价位酒类产品销量增加所致。4、酒类业务占五粮液营收总体比重由2015年的93.94%,下降为92.51%,其中高价酒年内销售174.16亿元,同比增长12.31%,占总体营收由71.60%下降为70.96%;中低价位酒实现销售52.88亿元,同比增长9.29%,占总体营收由22.34%下滑为21.55%。5、三项制度改革方面,快速推进车间,只能部门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该给。研究制订内部退养政策,建立人员退出机制,解决冗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