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食品企业家>>京城蔬果**员张月琳:扛起百姓吃喝问题 我很自豪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京城蔬果**员张月琳:扛起百姓吃喝问题 我很自豪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1044
核心提示:夜色笼罩下的新发地,大小货车川流不息。周而复始的卸货、装车、配送,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吨新鲜蔬菜、水果,在**道霞光升起前运往各个二级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终流入千家万户。从“铁丝网做围墙”中起航,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历经30年发展
夜色笼罩下的新发地,大小货车川流不息。周而复始的卸货、装车、配送,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吨新鲜蔬菜、水果,在**道霞光升起前运往各个二级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终流入千家万户。从“铁丝网做围墙”中起航,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历经30年发展,稳稳托起京城百姓的餐桌。在总经理张月琳眼中,“一蔬一果”都是沉甸甸的责任。▶稳定供应每天两个1.8万吨到了 心里就踏实了689.14万吨、690.94万吨,这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2016年和2015年的蔬菜交易量。若换算为天,这一数字则在1.8万吨以上。对新发地总经理张月琳而言,每天一睁眼,心里*挂念的就是这“1.8万吨”——“水果和蔬菜一样,也是这个数。两个1.8万吨到了新发地,心里就觉得踏实了。”作为供应量占到全市蔬果总需求量70%至80%的超大型批发市场,保证蔬果量足价稳,让百姓吃得到、吃得好,这是新发地承载的民生责任,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为了“稳定供应”这件头等大事,新发地早在2008年就开始向外走。在全国范围内建了15个产地分市场,确定了300多万亩供应基地,*远的分市场和供应基地甚至走到了海南。2014年冬天,海南遭遇台风极恶天气,新发地设在海南的分市场与供应基地显现出了作用。“虽然产量少了,但因为我们在那边承包的基地比较多,2015年春节前蔬菜运到新发地销售,比海南的菜还便宜。”张月琳笑言,“很多北京人喜欢去三亚过冬嘛,回来就说感觉在三亚买菜比北京贵多了!”产地的量保证了,运输环节也不能出纰漏。重大活动前夕,市场会与商户召开座谈会,让大伙儿事先做好准备。而若遇到雨雪天气等可能对运输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关政府部门也会及时过来了解情况,以做应对价格暴涨的准备。事实上,“菜价恶性暴涨”的棘手状况并没有出现过。“短时间上涨是有过,比如2008年初的雪灾,高速绕都很难绕。好在新发地有一部分存量,每天也会到一部分,价格在全国范围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张月琳坦言,多年下来,新发地对待气候变化已是颇为淡定。“如果不是普遍性的暴雪或者极恶天气,其实现在不会特别担心了。市场储备能够保证北京市3天左右的供应,将来我们希望能达到7天的量。”▶转型升级缩减市场占地面积 改变产品交易模式近年来,北京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提升环境的同时或多或少给居民买菜带来不便。为解决农产品运输“*后一公里”问题,新发地将更多服务触手伸向社区。“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在北京城区建便民菜店,由市场供货,降低菜价。”张月琳表示,鉴于有的小区找不到合适铺面,新发地还发展出蔬菜直通车业务,解决用地紧张问题。目前,新发地已开设了300多家便民菜店,200多辆直通车,辐射京城上千个小区。除了为疏解整治“保驾护航”,历经“摊大饼”式扩张的新发地自身也在谋求转型升级。张月琳介绍,市场从2017年初开始建设蔬菜综合楼,预计今年底能够投入使用。“到时不仅占地面积会大幅缩减,更重要的是改变露天交易模式。农产品来了直接分散集配,迅速运出。”此外,“垃圾减量”也是新发地转型升级的一大目标。以一年近700万吨的蔬菜交易量为例,供应过程中产生的烂菜叶、破草席等垃圾得占到200万吨左右,处理垃圾的成本达数千万元。2015年新发地推广净菜进场,商户积极性却不大。“后来我们还是用经济手段刺激,净菜的进场费比毛菜低三成,蔬菜垃圾的处理量比以往减少了10%左右。”这一数字看似不多,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而言已实属不易。张月琳坦言,有些垃圾现在就是没法减少。“比如大葱,北京老百姓冬季有储存的需求,喜欢买毛葱。再比如葱头(洋葱),在产地剥得多干净,只要风一吹外层就会干,到了销地还要剥。”但市场会通过实行门前三包、鼓励标准化包装销售等手段持续促进垃圾减量。▶商户扶持选“大王”、创公司 对商户“扶大扶优扶强”毛勇习、韦玉华、李辉……*近,在新发地市场的官网上,“2017年度文明经营户”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再往前,新发地还曾评选过“十大王”,以及81名“单品经营大王”。种种评选,凸显了市场对重点商户“扶大扶优扶强”,以达到提档升级的意图。而搭载新发地这一知名平台,重点商户也可以享受到宣传、金融、政策等多方面扶持。“我们经常会对商户组织培训,去产地考察。2016年底,还分散性地联合一些果蔬大王,共同创办了‘来颗桃’生鲜超市。”张月琳坦言,商户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是特别高,真要单纯地讲课也不一定能认真听。“一起做公司不为让大伙儿能赚多少钱,而是在实践中带动商户去思考如何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规范管理。”不少商户在新发地一做十余载,如今年营业额过亿的比比皆是。张月琳满怀感情地说,自己跟很多“大王”都很熟悉,可以说是共同成长起来的。基于此,他对商户的相关诉求也给予了更多关注。“为了保证货物每天及时运到新发地,商户时常会因违反大车进京的相关规定受到违章处罚。是不是可以考虑开设绿色通道。这一段并不远,又是高速,而且时间上也会错开早晚高峰。”▶市场往昔路边摆摊自发聚集 果农加入飞速扩张到今年5月,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便整整走过30年的历程。作为曾经的旁观者、如今的管理者,每每回首往昔,张月琳总是感慨万千。1980年出生的张月琳,是土生土长的新发地村民。在他*初的记忆中,新发地只是给二环以内的城区保证农产品供应的一个产地,家里和其他新发地住户一样,都是以种地为生。后来所谓“市场”的形成,也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富余的菜,大伙儿直接摆在马路边卖。菜农越聚越多,路就有点堵,村里单辟了一块儿地出来,方便大家集中交易。伴随这片小“市场”名气渐大,远在大兴、固安的农民也会赶来做生意。于是,1988年5月16日,凭借15亩地,15名管理人员和15万元启动资金,新发地市场正式成立了。“打小我就在市场里玩儿,天不亮骑着**轮车帮家里卖菜。”在这片连围墙都是用铁丝网拦起来的小市场里,张月琳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于他而言,市场就是他的家,“那会儿谁也没想过,新发地能走得这么远,变得这么大。”2002年、2003年前后,新发地迎来了一次飞速扩张。张月琳回忆,彼时新发地市场**与海南政府对接,冬季引入海南蔬菜。“听别人讲海南那边拉了几车货运到新发地,我们的人拿着军大衣去接,因为他们不知道北京有多冷。”不久后,大钟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搬迁,商户四分五裂,相当一部分商户来到了新发地。“尤其是水果经销商来了之后,我们这边一下子就发展起来,占地面积达到上千亩的规模了。”从新发地业务部的普通员工做起,张月琳摸爬滚打十余年,一路成长为市场“***”,将京城百姓的“吃喝问题”扛在肩上。他坦言沉甸甸中又有自豪,“把全国优质的农产品引入到北京来销售,北京菜价在全国排名也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这么多年,不排除新发地作了一些贡献。”
 
关键词: 新发 商户 市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