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伏击法
潜艇最初采用的攻击方法是阵地伏击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在敌舰必经海域部署潜艇兵力,设置一个或多个伏击阵地,守株待兔。
潜艇作战的最主要特点是利用水层掩护,可以利用携带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鱼雷、水雷等对敌人实施突然袭击。 潜水艇攻击敌人的方式分为阵地伏击、区域狩猎、引导拦截等。
阵地伏击法是潜艇最初采用的攻击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在敌舰必经海域部署潜艇兵力,设置一个或多个伏击阵地,护株待兔。 潜艇在一次任务中只选择一个伏击阵地的,这种方式选定多个伏击阵地,称为固定伏击法,根据计划随时调整的,称为机动伏击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水下航速和续航能力的限制,潜艇很难赶上水面舰船,因此多采用阵地伏击法。 1914年9月,德军U-19潜艇在英国船队必经水域经过两天的等待,终于抓住机会,在一小时内击沉了三艘英国大型巡洋舰,显示了伏击战法的威力。
区域狩猎法由阵地伏击法发展而来,潜艇在较大海区以游猎方式实施作战。 与阵地伏击法相比,潜艇的活动范围更广,对敌人的威胁也更广,反潜难度当然更高。 二战初期,德国在大西洋只有22艘潜艇,但采用区域游猎战术,仅1940年6―12月间就击沉了343艘英国船只,盟军海上交通线基本瘫痪,大量海军和空军力量被迫集中进行反潜作战
制导拦截法是指在特定制导下,潜艇采用拦截或拦截手段打击预定目标。 与前两种方法不同,引导拦截需要有适当的信息保障,因此潜艇目标发现和攻击实施的成功概率也明显提高。 诱导拦截可以单艇实施,多艇配合,也可以与其他兵力配合进行。 突击地区原则上由潜水艇根据目标信息,以迅速接近敌人实施攻击为原则自行决定。
潜艇攻击岸边重要固定目标时,根据事先掌握的目标信息,提前隐蔽散布,部署在预定海域待命行动,与岸边指挥所保持通信,等待发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