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健脾益气是针对脾气虚而制定的调治原则,那么,了解引起脾气虚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饮食调养,现将引起脾气虚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如下归类:
一.饮食不节损伤脾气
饮食不节包括过食生冷粘滑以及辛辣油腻刺激脾胃等不爱消化的食物,或者食用不卫生食物,或者不按时吃饭,过饥过饱,损伤脾胃功能,引起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出现食少腹胀,乏力便溏,有时大便能排出完整菜叶,嗳气反酸,精神不振,这种饮食问题多见于小儿,儿童脾胃娇嫩,容易因饮食不节而出现脾气不足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严重的脾气虚,运化无力,可导致气血乏源,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失眠脸黄等等。
二.思虑过度脾胃受损
思虑过度泛指过度执着较真,沉浸在某事某人而不放,脾主思,忧思过度,思则气结,气机郁结,脾胃结滞,不能运化,日久脾胃必然受损,表现为思虑过后茶不思,饭不想,腹胀,大便失调等脾气虚表现。
三.脾气虚的饮食调整
首先,脾气虚要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按时吃饭,避免过饥过饱,尽量不要吃辛辣油腻和粘滑类食物,如麻辣烫,辣火锅,粘糕,粘豆包。少食用豆类,豆类产气,影响脾胃功能。严重者,应少吃饺子和包子,这些带有肉馅的食物也较难消化,推荐几款养胃食疗,仅供参考:
1.小米红枣粥,取适量小米,加炒熟的红枣三到五个,煮粥,粥要煮的粘一点,正餐食用,小米有很好的健脾食疗作用,配合大枣,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
2.山药莲子冰糖粥,山药适量,白莲子适量,加水煮粥,白莲子煮开裂基本煮好了,煮好后加适量冰糖,食用。
3.茯苓陈皮茶,取茯苓五克,陈皮二克,红茶一克,开水泡服,当茶饮用。
脾气虚重要的是日常调理,除了饮食调理和宜忌事项以外,还要注意情绪上的调整,避免思虑过度,听音乐,健身,丰富生活,相信很快就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