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这三种情况具有相关性,胃糜烂本身就是胃炎的病理表现,浅表性胃炎常伴有糜烂。糜烂就是黏膜表面的一层坏死脱落,深了就叫溃疡。前述病变常见病因就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这种细菌是唯一能在胃内强酸环境下定植并导致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的致病菌,长期感染可导致浅表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进展,进一步可发生肠化生、异型增生,少数病例在异型增生基础上最终发展为胃癌。特别指出的是,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第一致癌因子,在人群中感染率甚高,地域不同可达50%以上。此致病菌通过粪-口、口-口传播,家庭内部成员、聚餐、不洁饮食是传播主要途径,因感染率高,防范感染真是防不胜防!并且感染后人体不产生持久免疫力,目前也没有疫苗可预防,唯一的对付办法就是注意饮食卫生,堵住入口,及时检测,有效清除(有兴趣可阅读日后专题)。关于反流性食管炎,与贲门功能不全或腹压增大有关,某些食物种类、弯腰平躺体位有加重胃内容物反流效应。用药方面促进胃排空和抑酸药可选用(注:需经医生处方)。日常生活注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高脂、甜食、辛辣刺激、碳酸饮料等食物,不要吃得过饱,睡觉将床头垫高5cm,肥胖者减肥。食管息肉并不多见,胃镜如发现息肉样病变,一定要取活检做病理检查,谨防食管早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