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
在民间有着这样的俗语,“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的节日来历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据史籍记载,腊八是儒、佛两家的节日。据《礼记》记载,天子有八位大腊神,从伊耆氏开始实行腊祭。腊的本意是索求,一年十二个月,岁终聚合各种物品来祭祀腊神。腊祭的主要对象是祭祀种植谷物的啬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啬,以此报答他们对谷物丰收的庇护。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说在一年之中*冷的日子。腊八也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在腊月一年到来之际,将五谷杂粮全吃了来补充各种营养。喝腊八粥,这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因为过了腊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腊八粥时,把当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各种蔬菜都吃到,什么都不嫌弃,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到的一切都是爱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长得好,都能获得丰收。腊八粥的做法
材料:大米、小米、江米、核桃仁、杏仁、栗子、红枣、青丝、红丝、红糖、白糖、花生仁、瓜子仁、桂花等。做法:先将大米、小米、江米泡好,以清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好选用砂锅或者铜锅,其次用铝锅,忌铁锅),要按米谷不易烂、易烂的顺序先后分别下锅,否则生熟不一致。加水后置于旺火上,然后要随熬随搅,防止锅底粘糊。熬时可稍放一点儿食用碱,熬至米欲伸腰、略开花时,再改用文火慢慢熬制,待粥汁稠浓时即成。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内容了。据说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是好兆头哦,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