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食品法规>>法律法规>>安徽开发有机茶成效显著,扩大茶叶对外出口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安徽开发有机茶成效显著,扩大茶叶对外出口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548
核心提示:消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饮料,多年来一直供大于求,未得到根本的改变。靠常规农艺生产,往往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存在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危险性,而开发有机茶不仅可以满足消费

    消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饮料,多年来一直供大于求,未得到根本的改变。靠常规农艺生产,往往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存在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危险性,而开发有机茶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饮品的要求,也为安徽茶叶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茶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大众化饮料,主要面临着农残和卫生质量指标超标两大问题。目前,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布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农残检测标准,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茶叶农残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技术壁垒措施,以此来限制我国茶叶的出口。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对茶叶中的非茶类夹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素和微生物污染等都提出了卫生限量指标要求,增加了检测项目。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一路下跌,基本上是“有机茶的品质、大宗茶的价格”从而使我国茶叶对欧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标准不仅要求严格,而且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一是农残检测种类和项目太多。据了解,欧盟对茶叶中的农残限量的规定已达62种150多项,这样茶区已无药可施。二是农残限量标准大幅度降低,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如*戊**,新标准较原标准下降了100倍。三是实施严格的检测程序。对出口茶不仅要求批批检测,而且每批都要经过进口国客户的重复检测,有的客户还要求货到目的港后再复验。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大大增加了出口成本。从实际的检测结果来看,除个别地方、个别批次出口茶虽有微量农残超标外,绝非一些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普遍和严重。正是由于媒体这种过分渲染和夸大,造成消费者不放心饮茶,进口商不敢进茶,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出口。    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欧盟对农残标准严格化的要求,我国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安徽省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农残治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机茶认证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法令,积极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安徽省通过各种方式,认真贯彻国家一系列*施农药和加强农残控制,加强质量宣传和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以质取胜”的思想,确立了“质量为本、信誉至上”的质量方针和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目标,坚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二是统—规划,建立基地,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残控制,确保出口茶质量。    抓好组织建设。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有机茶基地建设领导组,并分别在安徽省自然环境优越的红绿茶区共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三个出口茶基地,茶园面积达7000多亩。基地采取公司+茶厂+农户的模式,并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茶农连成一体。专业合作社内以公司为龙头,茶厂为依托,茶农为基础,以章程为纽带进行运作。专业合作社内实行社员价,年终进行二次分配,以此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专业合作社与茶农签订茶叶交售合同,入社茶叶,均发放“茶叶生产记事手册”和“售茶证”,收购时逐一造册登记,建立交售档案。    抓好源头**。为广泛发动茶农,公司加强茶园管理和环境的治理,并派出专业人员分赴各茶区开展普查工作,指导茶叶生产、加工和收购,严*施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大力推广茶园生态间作,以有机肥代替无机肥,生物**代替化学**,并建立茶农互相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从而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农残。    抓好过程控制。对有机茶和低农残茶叶实行单独收购、单独存放、单独加工、单独出口,并把出口前的检验向前延伸到生产、加工环节,实施从鲜叶采摘—初制—精制—包装—运输—储存—出口(销售)整个过程的卫生控制,内部配备检查员、监督员,做到跟单作业,批批检测,全程跟踪,确保出口茶不受污染。    抓好验收关。一方面,加强进货验收、检测工作。对农残及卫生质量不合要求的茶叶,坚决拒收,严格把好出口茶质量关,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另一方面,配合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茶加工实施了严格的卫生注册和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出口茶的检测力度,以确保输欧茶叶的质量。    抓好认证、推广。在建立出口茶基地基础上,该公司积极开展认证工作,先后有3000多亩茶园获得了国家环保局无公害茶生产证书,有4000多亩茶园获得了瑞士imo有机茶国际认证中心的证书,并取得了有机茶生产、销售证书。同时,该公司每年还在产区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邀请茶区政府、农业以及茶叶生产、加工单位和茶农参加,有近600多人次的各地代表参加过现场会,有400多人次的茶农受到了专业培训,从而推动了安徽无公害茶、有机茶的开发与生产。目前全省已发展有机茶园5万多亩。    三是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为适应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的要求,在产品认证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以人为本,以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和实施了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并于2000年获得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从而促进了该公司茶叶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安徽省茶叶农残治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茶叶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目前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已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再发展无公害茶园5万亩、有机茶园2万亩,同时,分批对基地茶园和茶厂实施改造和技术更新,并按照haccp卫生质量管理系统的要求,加强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质量管理,努力扩大安徽茶叶对外出口。
 
关键词: 茶叶 茶园 茶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