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保健食品>>胃药附子理中丸与人参归脾丸能同时服用吗?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胃药附子理中丸与人参归脾丸能同时服用吗?

   发布日期:2022-12-2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993
核心提示: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附子理中和人参归脾尽量不要同服,虽然这两种药物虽然都有调整脾胃功能的作用,但药物组成和针对的病证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①附子理中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较强的组方,针对脾胃虚寒的病证,实际上,东汉末年医学家张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附子理中和人参归脾尽量不要同服,虽然这两种药物虽然都有调整脾胃功能的作用,但药物组成和针对的病证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①附子理中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较强的组方,针对脾胃虚寒的病证,实际上,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制订了温中散寒的理中丸,记录的病证表现以脾胃虚寒引起的喜唾(口水多),胃冷,霍乱因于寒(呕吐腹泻因寒而生),方中以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里散寒,四药相和形成了健脾散寒的作用,也是调理脾胃阳气受损的基础方。

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附子理中》

至宋代官方医药丛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理中加了一味附子就形成了附子理中,虽然只增加了一味药,但温里散寒止痛的作用就增强了许多,书中记录了附子理中调“脾胃冷弱及一切沉寒痼冷”,脾胃冷弱就是脾胃虚寒,如脾虚食少,不爱吃饭,遇冷胃痛腹泻,手足不温舌淡脉弱。



所谓沉寒痼冷就是病证又深了一层,多是脾胃阳气大虚阴寒内盛,如出现腰腹冷痛,痉挛剧烈,呕吐腹泻遇冷加重,此时需用大辛大热之品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辛热有毒,其性刚猛暴烈,其味辛辣麻口,其皮色黑入肾,其热通达内外,黄元御形容附子“入下焦温肾阳补垂绝之火种,走中宫温脾阳续将断之阳根”,如此辛热性烈之品入丸剂,因丸者缓也,丸药可以比较久的停留于胃中发挥治疗作用,渐消缓散脾胃寒证,再有蜜丸也可以缓解附子的烈性。

②人参归脾丸是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代表方,针对的证型是中医常说的心脾两虚证,原方是医学家严用和所创立,他根据《内经》“脾藏意”,“思虑伤脾”的理论而形成的依据,他认为精神虽然根于心神,但心神的活动离不开气血的滋养,脾胃是气血的来源之处,意念活动需要气血支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心神失去营养,常出现食少腹胀,继而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发生心悸头晕,失眠多梦健忘,乏力气短的表现,脾胃虚弱日久,不能固摄血液,还会引起出血如女子崩漏。《济生方》中说“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

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严用和《济生方》



总结:二药虽然都入脾胃,作用机理不同,脾胃虚寒胃部怕冷,遇冷胃痛,食少腹泻舌淡脉弱属脾胃虚寒以附子理中为正,若食少腹胀心悸心慌,头晕乏力失眠健忘,多梦易醒,舌淡有齿痕以人参归脾为佳。事实上,如果既有脾胃虚寒又有心脾两虚同时存在,应当请专业中医师给予调治,虽然二药并不相反,但病证复杂还是面诊为好。

提示: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和个人经验,图片源于网络,身体不适建议线下就医,文章不作为个人诊断治疗依据。

 
关键词: 脾胃 附子 气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